小箐镇“治垃圾”工作开展情况
2022年以来,修文县小箐镇聚焦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宣传分类、中间分拣投放和末端运输处置三个环节,扎实、持续、有效推动农村“五治”中的“治垃圾”工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据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小箐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100%、农村资源化利用率达91%以上,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垃圾减量达56.47%。
一、坚持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理念
为有效推进小箐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保障公众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美化街道环境,结合辖区居民文明素质情况和我镇实际,制定《小箐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对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进一步加大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置力度,使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按照“就近便利、相对集中”原则,根据各村(社区)情况,因地制宜,科学选址,合理规划建设分类收集、定点投放、分拣清运和回收利用等配套设施。
二、加强“干湿分类”垃圾投放宣传
小箐镇严格按照四分法分类:有害垃圾(红色桶)、可回收物(蓝色桶)、厨余垃圾(绿色桶)、其他垃圾(黑色桶)。各村(社区)组织专职化干部、网格员、党员等成立垃圾行动督查小组,向居民宣传生活垃圾必须用袋子装好后,就近投入垃圾桶箱)内,按要求分类投放,集中处理;宠物饲养者应管好宠物的类便,随时将产生的类便装入袋内,扔入垃圾箱;集镇保洁人员要自觉打扫集镇卫生,保持集镇整洁;各村(社区)组织公益性岗位人员46名打扫辖区卫生,保证环境整洁。积极开展“用心参与垃圾分类 共同呵护绿色家园”垃圾分类宣传进农户志愿服务活动,向村民群众宣传“垃圾分类”应知应会知识,提高群众知晓率;向群众讲解垃圾分类方法、资源回收利用、废弃物处置等环保知识,提高群众垃圾分类能力。今年以来累计出动人员520余人次,通过进学校、进农户、进商户等开展垃圾分类宣传140余次,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2600余份。
三、细化垃圾分步、分类运输机制
小箐镇完善垃圾收运设施配备,全镇设有垃圾收集站1个,垃圾收集点130个,可回收垃圾点7个,垃圾箱370个,共有垃圾运输车11辆。依托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数字化监管平台(贵州数字乡村APP平台),监督人员实时查看生活垃圾收运数字化监管项目,对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回收、处理等全过程进行监测分析,现场查看收集点转运情况,实时监测垃圾清运数量,提高处理收运效率。垃圾转运日产日清,杜绝垃圾满溢污染环境现象。镇综合执法中队定期对垃圾中转站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加大垃圾转运站检查力度,保障“治垃圾”工作有序全面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