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修文县人民政府
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用户角色模式 » 企业 » 利企政策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修文县气象灾害应急联动工作机制(试行)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4-11-18 12:01

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县政府有关工作部门:

《修文县气象灾害应急联动工作机制(试行)》已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执行。


修文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11月18日


修文县气象灾害应急联动工作机制(试行)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升我县防范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和水平,完善应急指挥体系,健全以气象预警信息为先导的部门联动机制,更好地发挥气象预警信息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更好地形成各部门协同联动的防灾减灾救灾合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安全运行,制定本工作机制。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以气象预警信息为先导,将气象预警信息快速转化为防灾减灾行动力,切实提升灾害性天气风险防范应对联动能力和科学防控水平,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机制

(一)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

气象部门负责统一发布气象预警信息,依托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12379)等渠道向县政府、相关部门应急责任人推送气象预警信息。

各部门、各乡(镇、街道)负责及时接收并充分利用自身信息渠道在本行业领域和辖区内广泛传播气象预警信息,每年汛期前,各单位应主动向气象部门报送(更新)应急责任人名单和联系方式。

(二)气象灾害调度指挥

气象部门负责发布《重要气象信息专报》或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分析气象灾害影响强度、影响区域、影响时间等。

县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负责在汛前及主要气象灾害发生季节开始前,或气象部门发布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后,组织气象、应急管理、自然资源、住建、交通、水务、农业农村、综合执法等相关部门开展联合会商,研判风险影响,共商防范对策建议(措施)。当进入应急响应工作状态或满足其他条件时,组织气象、应急管理、自然资源、水务、综合执法等部门在县城运中心开展联合值守,在县委、县政府统一调配下开展力量联动、协同作战,高效、科学处置应对灾害事件。

(三)气象灾害响应联动

气象部门负责结合气象灾害发生演进及防范应对进程,按照“时效逐步缩短、空间不断精准、内容更具针对性”的原则开展递进式气象信息服务。

各部门、各乡(镇、街道)负责将气象预警信息纳入本行业领域和辖区内应急响应启动条件,明确行动措施,特别是针对高级别气象预警的行动措施,将气象预警信息快速转变为应急响应行动。

(四)强降雨预警叫应

落实《贵州省汛期灾害预警叫应“211”工作机制(试行)》规定,及时开展以气象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强降雨预警叫应工作(附件)。

气象部门按照分级叫应原则,负责叫应县委、县政府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

各部门按照谁主管谁叫应的原则,负责叫应乡(镇、街道)相关负责人和所管辖企事业单位、在建工程参建单位负责人、本行业领域风险和隐患清单中的转移避险(巡查防守)责任人。

各乡(镇、街道)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叫应辖区内村(社区)主要负责人、所管辖风险和隐患清单中的相关责任人。

被叫应对象应按照贵州省汛期灾害预警叫应“211”工作机制及时向相关单位反馈叫应落实情况。

(五)高级别气象灾害防范应对措施

相关部门根据暴雨、凝冻等红色预警信息综合研判,必要时果断采取停课、停工、停运措施。

停课。教育部门根据预警信息,结合影响时段和影响区域,加强风险研判,灵活安排学生上学、放学。因地制宜建立停课工作指引,并纳入本行业和有关单位应急预案,紧急情况下对中小学校、幼儿园启动停课时,教育部门、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做好滞留人员疏散转移和安置工作,确保停课措施落实到位。

停工。应急管理、工信、交通、文旅等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根据预警信息,结合影响时段和影响区域,加强风险研判,督促指导本行业领域内在建工程、露天工矿、旅游景区等采取临时关停措施。进一步细化完善停工工作指引,并纳入本行业和有关单位应急预案。启动停工时,相关部门、各乡(镇、街道)按照职责监督指导企业及时落实临时关停措施,并做好滞留人员疏散转移和安置工作,确保停工措施落实到位。

停运。交通、公安等部门根据预警信息,结合影响时段和影响区域,加强风险研判,督促指导相关交通主体落实临时停运措施。进一步细化完善停运工作指引,并纳入本行业和有关单位应急预案。启动停运时,相关行业部门、各乡(镇、街道)按职责监督指导各类主体及时落实临时停运措施,并做好滞留人员疏散转移和安置工作,确保停运措施落实到位。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部门和乡(镇、街道)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应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将气象预警信息快速转化为防灾减灾行动力,确保预警信息“发得出”“传得到”“叫得应”。

(二)强化联动协作。各部门和乡(镇、街道)要增强大局意识,结合实际情况与工作职责,进一步细化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气象灾害调度指挥与响应联动等工作措施,形成全县上下贯通、协同联动的应急指挥体系。

(三)强化支撑保障。各部门和乡(镇、街道)要加强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建设,加强新技术在气象灾害防御中的应用,不断提升信息化保障支撑能力。进一步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加强防灾减灾及应急救援工作的政策、资金支持。

附件:修文县汛期强降雨预警叫应工作机制


附件:

修文县汛期强降雨预警叫应工作机制

叫应类型

实施主体

启动条件

叫应方式

叫应对象

反馈时限

预报叫应

气象部门

1.省、市气象部门发布蓝色及以上级别暴雨预警,暴雨落区范围覆盖修文县三分之一以上区域。
2.县气象部门发布黄色及以上级别暴雨预警信号。

短信、微信等。

1.县政府分管负责人。
2.应急管理、自然资源、水务、综合执法等部门负责人。
3.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

2小时

各部门

1.被气象部门、上级部门叫应。
2.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3.县气象部门发布黄色及以上级别暴雨预警信号。

短信、微信或视频调度等。

1.乡(镇、街道)相关负责人。
2.所管辖企事业单位、在建工程参建单位分管负责人。
3.本行业领域风险和隐患清单中的转移避险(巡查防守)责任人。

2小时

乡(镇、街道)

1.被气象部门、上级部门叫应。
2.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3.县气象部门发布黄色及以上级别暴雨预警信号。

短信、微信或视频调度等。

1.辖区内村(社区)主要负责人。
2.所管辖风险和隐患清单中的相关责任人。

2小时

临灾叫应

气象部门

有气象监测站点1小时雨量达40毫米或3小时雨量达90毫米且可能持续时。

短信、微信或电话等。

1.县政府分管负责人。
2.应急管理、自然资源、水务、综合执法等部门主要负责人。
3.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

1小时,并持续跟踪反馈。

气象部门

有气象监测站点3小时雨量达140毫米或6小时雨量达180毫米且可能持续时。

短信、微信或电话等。

1.县委、县政府主要及分管负责人。
2.应急管理、自然资源、水务、综合执法等部门主要负责人。
3.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

1小时,并持续跟踪反馈。

各部门

1.被气象部门、上级部门叫应。
2.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汛Ⅲ级及以上应急响应。
3.收到山洪灾害红色预警、地质灾害红色预警。
4.主要江河及其支流水文控制站达到警戒水位洪水且持续上涨。
5.水工程发生重大险情时。

短信、微信或电话等。

1.乡(镇、街道)相关负责人。
2.所管辖企事业单位、在建工程参建单位主要负责人。
3.本行业领域风险和隐患清单中的转移避险(巡查防守)责任人。

1小时,并持续跟踪反馈

乡(镇、街道)

1.被气象部门、上级部门叫应。
2.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汛Ⅲ级及以上应急响应。
3.收到山洪灾害红色预警、地质灾害红色预警。
4.主要江河及其支流水文控制站达到警戒水位洪水且持续上涨。
5.水工程发生重大险情时。

短信、微信或电话等。

1.辖区内村(社区)主要负责人。
2.所管辖风险和隐患清单中的相关责任人。

1小时,并持续跟踪反馈


文字解读:《修文县气象灾害应急联动工作机制(试行)》政策解读

图片解读:【一图读懂】关于《修文县气象灾害应急联动工作机制(试行)》的政策解读

下一篇: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修文县城镇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版权所有:修文县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修文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文域名:修文县人民政府.政务

联系地址:修文县龙场驿南路8号 联系方式:0851-82322132、82331859 黔ICP备17009828号

邮政编码:550200 贵公网安备 52012302007102号 网站标识码:5201230003

技术支持:智政科技

党政机关标识
政府网站找错
(建议使用Google、firefox、360极速模式主流浏览器访问本网站)